一渠绕群山,精神动天下。20世纪60年代,十万开山者,历时十年,绝壁穿石,挖渠千里,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。如今,有个老物件陈列在红旗渠纪念馆展馆内。它的名字叫除险钩,这是修建红旗渠时排除险石所用的工具。锈迹斑斑的铁钩表面留有撞击险石的痕迹,见证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岁月。
除险钩,长10厘米,重240克,材质为铁,是凌空除险作业的必备工具。
落石和塌方,是红旗渠工地上最大的危险。红旗渠开挖不到4个月,有人因为松动的山石不时掉下造成伤亡而提议不修了。1960年6月,红旗渠工地计划组建除险队,任羊成第一个报了名,担任除险队队长。
除险队的作业模式叫凌空除险,就是用绳索捆住腰,手持长杆抓钩,身上背着铁锤、钢针等工具,凌空作业,排除险石。这源于当地山民为了谋生,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采集中草药的做法。除险队队长任爷爷最早把这种方法用到了修渠工地上。当时没有先进的技术和工具,每个队员身上拴着根粗绳,拎钢针和除险钩就去除险了。除险者的生命就系在这根粗绳上。
一次,除险队员正在下崖除险。从上边掉下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,正好砸在他的嘴上,顿时眼前一黑。清醒过来后,他发现自己的三颗门牙砸倒在嘴里,没办法向上面喊话,于是顺手从腰间拿下老虎钳,把三颗牙齿连根拔起。
尽管鲜血直流,疼痛难忍,但他继续战斗了6个小时。大家都劝他休息治疗,他却说:“我死都不怕,打掉三个门牙算什么!我个人受伤是小事,工地民工安全是大事!”第二天,他戴上口罩,背着大绳,带着工具又去除险了。
鸡蛋那么粗的麻绳叫命绳,长年累月系在腰间,皮肤上磨出的是串串血泡,和衣服粘连在一起脱不下来,时间久了就变成一圈厚厚的老茧。1966年,新华社社长来到红旗渠采访,见到任爷爷就问:“你的腰咋样了?”他撩起上衣,露出了一圈厚厚的老茧,像一条赤褐色的带子缠在腰际。穆社长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那条伤痕,眼里早已充满了泪水。紧紧握住他的手,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还用说什么呢?那一圈老茧,已经充分展现出了林州人民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。
“林县人民多壮志,誓把河山重安排。”红旗渠是林州人勒紧裤带创造的奇迹,是一部太行人写就的英雄史诗。任羊成只是众多林州人民的缩影。
他们,为削平1250座山头、凿通211个隧洞、架设152座渡槽,自带工具,自备口粮,风餐露宿,日夜奋战在巍巍大山中。没有工具自己制,没有石灰自己烧,没有抬筐自己编,没有炸药自己造,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、下漳河捞水草充饥······不畏艰险、百折不挠的林州人用苦干实干、拼命硬干,将“立下愚公移山志,决心劈开太行山”的豪迈口号化为现实,铸就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
2021年6月,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主席会议在红旗渠举行。为进一步传承红旗渠精神,红旗渠风景区向中国水利博物馆捐赠除险钩、石錾、大锤、撅头、勾缝匙、洋镐、马灯、柳帽等8件珍贵文物,为推动水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。
如今,红旗渠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,每年超过百万人来此进行红色教育,其中不乏来自国外机构的人士。他们来此探寻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” “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”的秘诀。
岁月流逝,精神赓续。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,始终是共产党人与时俱进、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。
河南新红舟红色文化培训中心
办公室:0372—6868368
培训部:郝老师 166 6838 5368
杨老师 133 5363 3099
邮箱:hqqwenhua@163.com
邮编:456550
网址:http://www.xhzwh.com/
地址:林州市红旗渠大道西段186号国家863科技园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联系人:杨老师
手机:133 5363 3099
邮件:hqqwenhua@163.com
地址: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大道863科技产业园现代服务业总部大厦8层东侧L021号